文/VR陀螺 云吞
导语:也许VR对许多人来说还只是一个小众的、新奇的概念,但在科技企业林立的深圳,这一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在各种琳琅满目的“深圳制造”的VR产品之中,在大大小小近100家VR企业里,有这么一家成立仅一年的初创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基因连获三轮融资,最新的产品更是在今年CES上一举夺得最佳创新大奖。它就是深圳看到科技,一家专注于360度全景VR相机的科技公司。近日VR陀螺通过与联合创始人兼COO蔡树焕先生的访谈,揭开了这个在行业内如此“低调”,在技术上却十分“高调”的初创企业的神秘面纱。
看到科技联合创始人、COO蔡树焕
“当时拿天使投资时,陈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手工制作了一个类似于THETA S的原型产品,然后也做了软件方面的一些开发。这个原型机可以拍摄,也可以用软件后期拼接,清晰度甚至比THETA S还要高。就这样,凭借这个东西,我们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公司也在同一天注册成立了。”
看到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陈丹在介绍公司产品
而黑曜石本身也是一款十分精致的产品,全黑的合金外表,一只手完全可以托住。蔡树焕介绍说,拍摄时可以把它放置在普通的相机三脚架上,也可以固定在无人机上进行航拍。相机有电池和外部电源两种供电方式,电池供电时可以持续工作90分钟左右,蔡树焕说“对于拍摄团队来说都是足够的”。
相比于动辄就能进行12台拼接的GoPro和八个摄像头的诺基亚Ozo,黑曜石的六个摄像头是否会显得不够用?蔡树焕介绍说,目前六个摄像头的方案也是团队在调试多次后确定的方案。
“6头在数学上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案,因为每两个头之间都是人眼的一个距离,算出来的3D对人来讲会比较舒服。6头在几何上也比较符合模型。Ozo尽管有八个摄像头,但由于分布问题,旁边摄像头拍出来仍然是2D效果,而我们可以做到全部的视频都是3D输出。”
黑曜石的参数显示,先锋版在直播时可输出4K*4K分辨率的视频,正式版可达6K*6K。但由于现阶段移动手机解码的问题,可能无法支持过高的分辨率,没有办法安全展示出视频的质量。
2016年,许多传统相机大厂也开始试水360度相机领域,如尼康、佳能、LG、三星等,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但蔡树焕还是表示对自家产品很有信心。
“这个其实我们早有准备。我们最早开始做这件事情的契机之一就是理光,虽然还不是像尼康那样的大牌子,但是也不小了。而且它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产品。但是我们认为在这种对细节有更细致的一些追求,在对产品真正有革新意义的定义上面,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是有信心的。”
“我们毕竟做的还是一款面向市场的产品,你也会看到LG出了类似产品,三星也出了,都是大牌子。但是产品的效果加上外观,你其实不会愿意花这个钱去用他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毫无疑问性价比更高。这个就是我们小公司的优势。”
“每次一个寒冬期就意味着有东西要起来了”
资本市场,特别是VR行业的“寒冬论”似乎已经变成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大公司也屡屡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初创公司是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蔡树焕却是一脸云淡风轻。
“这就要从两面看。对我们来讲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首先毕竟我们有些粮草可以过冬。第二个,回顾一下投资,就会发现,每次一个寒冬期就意味着有东西要起来了。越是寒冬大家就越不敢投,但是越不敢投,换个角度讲不是不投,而是会更加谨慎,会考虑公司更多的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经过这个洗礼能活下来的,至少证明说还是比较硬朗的公司。”
因此在蔡树焕看来,有实力的公司根本不用惧怕所谓的资本寒冬。因为在资本较热的时候,投资机构习惯先广撒网布局,再慢慢收紧。而现在却到了必须谨慎对待每一笔投资的时候,真正实力过硬的初创公司更是成为“香饽饽”。
与VR硬件联系紧密的是包罗万象的VR内容。蔡说,在资本收紧的情况下,接下来大多数的天使轮会出现在VR内容创作领域。而且现在的大公司为了扶植自己的VR平台,已经开始抢一些真正具有内容创作能力的团队。
但无法忽视的事实是,目前VR影视内容还处在非常初期的阶段。许多在传统影视领域已是大拿的人物,在VR电影中却还在摸索前进,但现阶段产出的成果必将造福整个行业。目前市面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优质的短片,但离批量化的保持高品质内容的生产还比较远。
“这就愈发凸显出摄影器材的突破对于内容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导演在拍摄时都是用GoPro去搭,但是发现很多拍的素材不能用,同步问题、拼接问题。所以我们能够帮所有的制作团队把整个制作的成本和难度降低到了只有原本的10%甚至更少。这对他们创作内容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可以把时间更多的放在创意上、试错上,就能产生更好的内容。”
在谈到对2017年的布局和展望时,蔡树焕表示,最主要的目标还是把硬件和用户量做上去。
“我们会先做专业级市场,就是面向现在各种的视频工作室。当然它们自己就有分领域,有的做婚纱,有的做旅游,有的拍影视剧,他们自己已经有这样的一些区分。我们会提供拍摄工具给他们。然后我们预计17年消费级的市场也会开始有些起色,所以我们17年的时候也会布局消费级的市场。”
“等到整个VR视频的数量铺上去之后呢,就会形成某些平台。就像大疆一样,玩大疆的人多了,大疆的天空之城就热闹了。平台这一块可能就要到17年很末尾的时候了,我们也不一定是自己做,还是刚才那个思路,因为平台是一个硬投入的东西,所以我们已经开始联合一些合作伙伴,会去做一些分享平台这方面的工作。而具体这个工作在17年的时候能够做的多大,其实我们预判还是取决于硬件的普及程度。”
而对于“硬件的普及程度”这一重要的指标,蔡认为,还是寄希望于手机厂家,因为移动端无疑是传播轻量级视频最好的方式。因此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看到科技也会重点关注VR手机的出货情况。
2016年年末,VR行业波涛汹涌,“杀机”与“希望”同时存在,也预示着2017将会是VR能否走向大众重要的分水岭。愿行业内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像看到科技一样,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走出困顿,迎接乌云后的灿烂阳光。
关注微信公众号:VR陀螺(vrtuoluo),定时推送,VR/AR行业干货分享、爆料揭秘、互动精彩多。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