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7安全隐患早已存在,至今已有多起爆炸事故发生
VR陀螺调查发现,适配Gear VR的Note7其实已经发生过多起爆炸事故。
●9月1日,三星官方透露三星客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接到总计35起有关Note 7爆炸的报告,不过并未确认是否全部属实。
●9月2日,韩联社援引韩国官员表示:三星预计将在全球召回其最新发布的平板手机Galaxy Note 7。
●9月6日,在召回启动之后,悲剧依然在上演。Android Authority的澳大利亚读者Tham Hua夜宿酒店,把他的Note 7放在床边充电,结果不幸发生爆炸,手机全毁,酒店的床单和地毯也被殃及。
●9月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男子的三星Note 7在口袋中爆炸,造成右腿受伤,在他试图将手机取出时,导致他的一条腿和一个拇指被烧伤,经鉴定为二级烧伤。
●9月13日,根据加拿大卫生部门官网的数据,三星在美国已经接到了超过70起Note7过热事故的报告。
●9月15日,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正式召回三星盖乐世Note 7手机,预计涉及在美销售的大约100万部手机。
●9月18日,有网友爆料称,在京东购买的国行三星Galaxy Note 7珊瑚蓝版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池爆炸燃烧事故。从晒出的照片来看,该机器发生事故后,屏幕留下了焦黄的燃烧痕迹,手机外壳明显变形。
另外,截至目前,三星Note 7手机已经被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携带和托运。8日,澳洲航空、捷星航空和维珍澳大利亚航空宣布,乘客不得使用三星Galaxy Note 7在机上打开或充电,以免发生危险; 9日,新加坡航空宣布禁止在旗下所有航班上使用Note 7;9日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发布警告,敦促消费者停止使用Note 7手机。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都宣布会于登机门与机上告诉乘客,在下飞机前,Note 7手机都不要开机或充电;10日,韩国三星电子针对韩国消费者发布类似声明等。14日,中国民航局发出安全警示,提醒旅客不得在飞机上使用三星Note7或为其充电,不要将三星Note7放入托运行李中托运,不允许将三星Note7作为货物运输。
是否会动摇Gear VR在移动端的霸主地位?
三星的这次爆炸事件,影响力已经逐渐在消费者层面逐渐扩散,因为爆炸事件频发会让人觉得,拿着手机等于拿着一个不定时炸弹。对三星而言,有媒体指出,不能解决Note 7过热的问题,三星将会退出第一集团阵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会产生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首先是手机市场,三星在S5已经快死了,靠S6 edge咸鱼翻身。根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机销售情况,三星品牌已经下滑至第六位。中国市场是三星依赖的重要市场之一。如果倒下去,将会是致命的。
其次是VR市场。目前在移动VR(特指盒子类VR)市场中,除了入门级的Cardboard之外,主打中高端移动VR的Gear VR是目前销量最高的产品,但是Gear VR只能适配三星手机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产品的销量。现在Note7爆炸事件频发,对于Gear VR的销售肯定也会出现一定的影响,毕竟将手机插入Gear VR中,直接放到眼前比拿在手上的危害性更大也更为恐怖,弄不好就会失明、毁容。
不只是Gear VR,其实所有盒子类VR都存在安全隐患
盒子类VR设备以超低入门门槛和低价格打开了市场,目前已知的销量数据显示Cardboard超过500万台,Gear VR和国内的暴风魔镜对外曝光的数据都称已经销量过百万,加上其他未被统计进入的品牌和贴牌产品,销量已经突破千万。VR盒子是目前低端VR的主流产品。
盒子类产品的盒子本身是没有安全隐患的,因为使用时主要载体为手机。VR强调沉浸感和交互性。就沉浸感而言,帧数要求达到60帧以上,2K分辨率,延时低于20ms是最低要求,这意味着对于设备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手机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体验盒子类VR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不论是玩游戏还是放视频,不到半个小时手机就已经开始发烫,甚至出现卡顿、死机的现象。
此前,VR陀螺曾经写过使用VR设备,会增加蓝光对于眼睛的伤害的相关文章(详见:当大家都蜂拥去做VR的时候,有人想过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吗?)。而现在看来,不仅仅是蓝光的伤害,还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不仅仅存在于三星Note7中,所有的手机都有这样的隐患。或许这类事故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而提到解决方法,手机爆炸一般原因都出现在短路或者电池问题,所以提高手机质量非常重要;其次在移动VR的体验方面,Daydream计划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因为它不只是从硬件提高性能,还从系统性能方面进行优化。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