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VR陀螺
根据 AI 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 Bee 的联合创始人 Maria de Lourdes Zollo 在领英 (LinkedIn) 上发布的帖子,亚马逊 (Amazon) 已收购该公司。亚马逊向 TechCrunch 证实了此次收购,但指出交易尚未最终完成。
去年筹集了 700 万美元的 Bee 公司,同时生产一款独立的、类似 Fitbit 的手环(零售价 49.99 美元,外加每月 19 美元的订阅费)和一款 Apple Watch 应用。该产品的目标是通过聆听对话,为用户创建提醒和待办事项列表,因此它会录制听到的一切——除非用户手动将其静音。
Zollo 去年曾表示,公司希望创建一个“云手机”,即用户手机的镜像,让 Bee 的个人设备能够访问用户的账户和通知,从而实现获取事件提醒或发送消息等功能。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个性化的、无感存在的智能体,它感觉更像一个值得信赖的伴侣,而不是一个工具。一个能帮助你反思、记忆并更自由地探索世界的伴侣。”Bee 在其官方网站上声称。
像 Rabbit 和 Humane AI 这样的其他公司也曾尝试制造此类 AI 可穿戴设备,但迄今为止并未取得太大成功。不过,Bee 的设备定价仅为 50 美元,对于那些不想投入太多金钱、又充满好奇心的消费者来说,更易于接受(备受争议的 Humane AI Pin 售价为 499 美元)。
一位亚马逊的发言人透露,Bee 的员工已收到了加入亚马逊的工作邀请。此次收购标志着亚马逊对开发可穿戴 AI 设备的兴趣,这是其语音控制家庭助手产品(如 Echo 系列音箱)之外的一条不同赛道。ChatGPT 的开发商 OpenAI 正在研发自己的 AI 硬件,而 Meta 则正将其 AI 集成到智能眼镜中,传闻苹果 (Apple) 也在开发由 AI 驱动的智能眼镜。
鉴于这些产品会录制周围的一切,它们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和隐私风险;不同公司在如何处理、存储语音录音以及是否将其用于 AI 训练方面的政策将会有所不同。在其当前的隐私政策中,Bee 表示用户可以随时删除他们的数据,并且音频录音不会被保存、存储或用于 AI 训练。
Bee 此前曾表示,计划只录制那些口头表示同意的人的声音。Bee 还称正在开发一项功能,允许用户定义边界——无论是基于话题还是地理位置——设备将自动暂停使用。该公司指出,计划构建设备端 AI 处理能力,这通常比在云端处理数据带来的隐私风险要小。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随着 Bee 被并入亚马逊,这些政策是否会改变——而亚马逊在其客户设备用户数据的处理方面,过往记录好坏参半。过去,亚马逊曾在既未获得物主同意也未持有搜查令的情况下,与执法部门分享其用户个人 Ring 安全摄像头的录像。2023 年,Ring 还就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提出的指控达成和解,该指控称其员工和承包商曾拥有广泛且不受限制的权限来访问客户的视频。
来源:techcrunch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