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Travis
9 月中旬,魅族科技在珠海举办「归航 · 魅族 22 旗舰手机暨 Flyme AIOS 生态发布会」,带来了智能操作系统 Flyme AIOS、智能座舱系统 Flyme Auto2、魅族 22 手机,以及 AI 拍摄眼镜 StarV Snap。

图源:魅族科技
在「AI 拍摄眼镜 StarV Snap」正式发售前,VR 陀螺提前收到了这款产品,以下是陀螺君这段时间体验后得出的一些结论,希望可以给你提供一些购买建议。
魅族科技将 AI 和 Snap 直接写进了产品名称中,用最直白的方式表明了产品的最大特点—— AI 功能与拍摄。那我们也就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聊聊 StarV Snap。在那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 StarV Snap 的主要特性和参数配置,毕竟硬件参数决定了基础体验的下限,剩下都还要靠厂商优化。

图源:魅族科技
续航扎实,发热控制出色,长时间录制无压力

图源:魅族科技
StarV Snap 采用了骁龙 AR1 平台,配备一颗 1200 万像素、109 度超广角、f/2.2 光圈的 5P 定制光学镜头,最高可拍摄 4K 照片和 1080p 视频,并提供横、竖两种拍摄模式。

图源:VR陀螺
后续查询照片的 exif 信息同样可以看到,这个摄像头的采用的是光圈 f2.2,等效焦距约 11mm 的超广角镜头,作为对比 iPhone 17 系列的超广角为 14mm,StarV Snap 拍摄出来的画面能容纳的空间更多,作为没有屏幕的 AI 拍摄眼镜,11mm 的超广角镜头能确保尽可能多地捕捉到画面内容。

图源:VR陀螺
在横拍时,StarV Snap 能够完整利用其 1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拍出来的照片分辨率为 4032 x 3024。
但在竖拍时,StarV Snap 仅能拍摄分辨率为 2268 x 3024,680 万像素的照片,考虑到竖向的像素都为 3024 px,因此我们推荐用户在设置中只使用横拍,有竖拍需求时只需要裁切一下横拍的图片即可,也不用来回在 App 中调整设置。
如果单从摄像头硬件看,StarV Snap 的参数属于常规水平,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不过 StarV Snap 的着力点放在了软件优化上。官方资料显示,StarV Snap 拍摄 1080p 视频的总续航时长有 40 分钟以上,720p 视频更是达到 60 分钟以上,经过实测,数据确实不虚。

图源:VR陀螺
StarV Snap 在 720p 分辨率下,支持不限时长录制,在我们的测试中,从 100% 电量录制到剩余 20% 电量(电量低于 20% 会停止录制),录制的视频长达 50 分 04 秒,如果算上那 20%,录制时长应该能轻松超过 60 分钟,续航非常扎实;而在 1080p 分辨率下,支持单次最长 10 分钟录制,录制中断后,可以立即再次开启录制。在室温 25 度的条件下,StarV Snap 仅有左边镜腿「温热」,发热控制也非常出色。

图源:魅族科技
StarV Snap 支持连接 USB-C 接口后「边充边用」,考虑到整体测试下来热量控制不错,用户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 32GB 的内置存储空间有可能不够用。
除了发热和续航表现,充电效率同样值得关注,我们同样也测试了 StarV Snap 的充电速度。官方标注的数据显示 StarV Snap 电池容量为 183mAh,充电时长为 45 分钟。实测下,充电功率最高为 1.5W 左右,持续约 30 分钟后,充电功率开始下降,最后充满电用时约 42 分钟,跟官方信息相差无几。

图源:VR陀螺
画质实测,胶片滤镜与 Live 动图是亮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摄像头的参数差异还是传感器的尺寸大小,StarV Snap 这颗摄像头都无法与目前的旗舰级手机相比,因此在具体拍摄效果上,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看待,现阶段 StarV Snap 这类 AI 拍摄眼镜仍然是手机的补充,而非手机的替代品。
接下来,我们看看实际拍摄效果。在光线充足的场景下,StarV Snap 基本可以满足随手拍摄的需求,色彩偏真实取向,不会过度拉饱和度。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但在画面有高光的情况下,StarV Snap 偶尔会暴露出动态范围,压制高光上的能力不足。比如在这两张图片中,画面中的云朵都出现了过曝的情况,原本有层次的云直接亮成了一片。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经过反复测试,面对高光,我们也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只要在拍摄时调整一下角度能躲开阳光,或者用手遮挡一下阳光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有层次的云朵又再次出现了。

图源:VR陀螺
在硬件参数与其他竞品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力,StarV Snap 在软件层面上做出了一些差异化,内置了胶片滤镜,并支持拍摄 Live 动图拍摄。
胶片滤镜提供了更高的质感,可以让用户直出成片,降低了创作门槛。Live 动图则是保留了按下快门前后约几秒的动态与声音,既能抓住稍纵即逝的表情与互动,又避免了完整视频拍摄与剪辑的负担。
略显遗憾的是,StarV Snap 目前仅有一款 LOMO 胶片摄影风格。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在有限的体积和传感器下,AI 拍摄眼镜的滤镜优化相比传统智能手机更难,也期待 StarV Snap 后续可以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滤镜。

图源:VR陀螺
胶片摄影风格在数码照片中重现传统胶片的色彩与质感,非常复古,模拟出了 80、90 年代的色彩偏移、颗粒、以及成像特性。
我们也放上了同场景下,原图与胶片摄影风格之间的对比,大家可以看看是否喜欢这样的风格。

原图,图源:VR陀螺

胶片摄影风格,图源:VR陀螺

原图,图源:VR陀螺

胶片摄影风格,图源:VR陀螺

原图,图源:VR陀螺

胶片摄影风格,图源:VR陀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拍摄胶片摄影风格,就需要提前在 App 中设置好。StarV Snap 不支持拍摄原图后,再添加胶片摄影风格导出,对于这类本身就没有屏幕,无法预览效果的 AI 拍摄眼镜来说,用户只能盲拍,到底是原图效果更好,还是胶片摄影风格更好,用户只能“抽奖”。

图源:魅族科技
Live 动图是这款 AI 眼镜的一大特色。据悉,Live 首发目前只支持 iOS 和 Flyme 系统,后续会通过 OTA 支持更多安卓系统。
StarV Snap 最高支持拍摄 1080p/30fps 和 720p/30fps 的视频,720p 视频没能给到 60fps 稍有遗憾,30fps 也就限制了 StarV Snap 的使用场景,不适合拍摄运动过于剧烈的场景,虽然有 EIS 防抖,但用户在拍摄时还是要尽可能保持稳定,不要大幅晃动脑袋。
在当前测试版本下,视频稳定性与色彩过渡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个别场景下细节表现和画面边缘呈现可能略显保守,期待后续正式版更新带来更一致的成片效果。

图源:VR陀螺
详细分析视频文件后发现,分辨率和帧率都正常,码率也有 10Mbit/s,数据并不差。不过 StarV Snap 的色深与色度抽样为 8-bit 4:2:0,虽然说 8-bit 的优点是体积小、兼容广,但同样也有缺点,那就是在渐变、暗部容易出现条带;4:2:0 则会让彩色纹理与边缘更易丢失或产生色边。
AI 功能体验:通义千问加持
翻译、会议统统拿捏
说完拍摄,接下来看看 StarV Snap 的另一大卖点——AI 功能的实际表现。
StarV Snap 接入了通义千问的大模型,通义千问目前在全球开源模型领域占据着强势位置,模型涵盖了从端侧到云端,小至数亿参数到百亿级以上的稠密与 MoE 系列;文本、视觉、语音等多模态协同,并在“思考模式/非思考模式”的混合推理上实现无缝切换,能够兼顾性能、成本与可控性。
在通义千问加持下,StarV Snap 具备智能识物、12 国语言同传翻译、语音实时转写、会议纪要等 AI 功能。

图源:VR陀螺
在使用会议纪要时,StarV Snap 除了可以录制面对面的会议,当用户使用 StarV Snap 连接手机后,眼镜就接管了手机的音频,所有的通话都会经过眼镜,因此 StarV Snap 还可以录制网络或电话会议。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会议结束后,StarV Snap 可以将音频转写成文本,并一键生成待办事项或概要总结,这个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目前海外火爆的 AI 录音设备 Plaud AI 有些相似,通过硬件采集语音、云端模型完成转写与智能总结,相比之下 StarV Snap 功能更加全面、丰富,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图源:魅族科技
智能识物就是利用摄像头拍摄面前的画面,再通过通义千问大模型识别与反馈。如今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智能识物功能已经相当成熟,从拍摄到获得结果中间约有 2 秒左右的延迟。虽然功能上 StarV Snap 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在软件层面 StarV Snap 倒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图源:VR陀螺
在使用智能识物时,用户能听到 StarV Snap 的扬声器发出“咔嚓”快门声,以及识别完成后给予的反馈,APP 中也会有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记录。
StarV Snap 支持汉语、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 12 种语言的同传翻译,基本覆盖了受众广、主流的语言。

图源:VR陀螺
实测显示,在使用同传功能时,对方说的语言会以接近实时的速度翻译成目标语言并通过 StarV Snap 的扬声器播报出来(根据网络状况,约有一句话延迟);而你自己说的话,则是会反向翻译,并显示在手机 App 中,完全可以应付出国旅游等语言不通的场景。
结尾
作为魅族在 AI 拍摄眼镜领域的首次尝试,StarV Snap 已经把“长时录制不易发热、续航扎实”这件事做到了可感知的日常体验;会议纪要、同传翻译等 AI 能力在工作与旅行场景里也能即取即用;11mm 超广角镜头让第一视角内容更完整。
对于想要解放双手、轻松记录与沟通的人来说,它是一款值得优先考虑的随身设备,可以作为手机的高效补充。目前版本在滤镜丰富度与部分影像玩法上还有提升余地,属于可优化项,消费者可以期待后续更新,不会影响主要体验。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